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狭苞橐吾 Ligularia 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甲醇提取,经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7种化合物,分别为蜂斗菜素(Ⅰ)、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Ⅱ)、蒲公英甾醇(Ⅲ)、2-acetyl -5,6-dimetboxybenzofuran(Ⅳ)、8β-metboxyeremophil -7(11)-en-6α,15;8α,12-diolide (Ⅴ)、euparone(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Ⅲ~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推荐文章
长白山复序橐吾和狭苞橐吾花的脂溶性成分分析
复序橐吾
狭苞橐吾
脂肪酸
GC-MS
狭叶米口袋的化学成分研究
狭叶米口袋
米口袋属
化学成分
阿勒泰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阿勒泰橐吾
三萜
甾体
苯骈呋喃
准噶尔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准噶尔橐吾
菊科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狭苞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狭苞橐吾 倍半萜 苯并呋喃 三萜
年,卷(期) 2016,(19) 所属期刊栏目 药用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7.23+9
字数 37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狭苞橐吾
倍半萜
苯并呋喃
三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