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摈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串联谐振电路"课堂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授课,引用贴近实际的事例,设置针对性的实验.主要从教学思路和手段两方面来介绍整体设计方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主动性.
推荐文章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研究
Multisim
RLC串联谐振
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
基于Multisim 8的串联谐振电路的仿真分析
Multisim 8
串联谐振电路
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
MOSFET串联谐振逆变器控制电路的研究
MOSFET
串联谐振逆变器
ZVS换流
锁相控制
利用RLC串联谐振电路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RLC串联谐振
电感
螺线管
杨氏模量
测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串联谐振电路教学设计的思考
来源期刊 科技展望 学科
关键词 串联谐振 教学思路 教学手段
年,卷(期) 2016,(30)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1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艳艳 西安通信学院基础部 21 22 2.0 4.0
2 赵文静 西安通信学院基础部 15 4 1.0 1.0
3 崔婧娜 西安通信学院基础部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串联谐振
教学思路
教学手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展望
旬刊
1672-8289
64-1054/N
大16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11
总下载数(次)
166
总被引数(次)
5454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