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能利用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本研究选择若尔盖高原这一生态敏感区,开展高寒草地和高寒湿地两个典型生态系统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的观测,并分析环境因素对不同生态系统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地优势种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高于湿地优势种植物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但差异不显著;对于两种生态系统共有种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来说,高寒湿地蕨麻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高于草地蕨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两个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光能利用效率受微气象因素和土壤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共有种蕨麻主要受微气象因素的影响;不同高寒生态系统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不同,优势种植物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其中空气温度是影响高寒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高寒湿地
水分利用效率
蒸散
总初级生产力
涡度相关
青海湖
不同海拔高度高寒草甸光能利用效率的遥感模拟
光能利用效率
遥感模拟
高寒草甸
海拔高度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养分利用效率(NUE)的研究
养分利用效率
植物
森林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热值的研究综述
植物热值
生态学差异
季节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高寒生态系统植物光能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寒生态系统 优势种 光合特性 环境因素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0-1577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92/j.1000-4890.2017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培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6 899 15.0 26.0
2 侍瑞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4 20 3.0 4.0
3 周紫鹃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7 26 4.0 5.0
4 解婷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9 196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1)
共引文献  (382)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生态系统
优势种
光合特性
环境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杂志
月刊
1000-4890
21-1148/Q
大16开
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161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55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61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