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Co5 B2在B3LYP/Lan12dz水平下进行研究,在考虑电子的自旋多重度的情况下对其结构、能量和前线轨道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团簇Co5 B2的8个稳定构型在二、四重态下具有3种结构,以单"帽"四角双锥结构为主;构型1(2)能量最低,结合能最大,结构最稳定;团簇Co5 B2的HOMO-LUMO图、能隙差和库普曼斯定理一致说明二重态构型的反应活性随能量的升高而增强,其中构型4(2)最强,四重态构型除1(4)外,其余构型随能量的升高反应活性降低,其中构型2(4)的反应活性最强.
推荐文章
Pdn(n=1~4)团簇催化CO还原N2 O的机理研究
N2O分解
密度泛函理论
Pdn(n=1~4)团簇
InVOx(x=1~5)团簇的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
稳定构型
基态
稳定性
Wn (n=1—6)团簇吸附CO的密度泛函研究
WnCO(n=1—6)团簇
基态构型
稳定性
电子性质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CO氧化
二元铜族团簇负离子
反应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团簇Co5B2反应活性的DFT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 能量 HOMO-LUMO 反应活性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3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1.121
字数 48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88/j.issn.1001-6600.201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志刚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80 211 6.0 8.0
2 徐诗浩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22 17 2.0 3.0
3 韩建铭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6 15 2.0 3.0
4 赵振宁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41 35 4.0 4.0
5 陈林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31 91 5.0 9.0
6 刘琪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18 10 2.0 2.0
7 李雯博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
能量
HOMO-LUMO
反应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6600
45-1067/N
大16开
桂林市育才路15号
48-54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61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