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水热状况是影响干旱区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围绕膜下滴灌土壤水热运移情况,以河套灌区玉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运移规律的影响.试验设垄作全膜(LQ)、垄作半膜(LB)、平作全膜(PQ)和平作半膜(PB)4个处理,采用烘干法测定0-120 cm土壤含水量,ECH2 O-5 TE探头测定0-120 cm土壤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0-20 cm土层LQ土壤含水率较LB、PQ和PB分别提高了14.4%,23.8%和26.9%;拔节期,0-40 cm土层LQ含水率较LB提高了32.6%,PQ较PB提高了5.8%;抽雄期0-60 cm土层垄作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平作,而60-120cm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明显;成熟期0-80 cm土层LQ土壤含水率较LB、PQ和PB分别提高了18.1%,11.2%和21.5%.分析0-70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发现,LQ的温度明显高于半膜覆盖的处理,2014年和2015年LQ土壤温度较LB分别增加0.44,1.16℃,较PQ分别增加0.93,0.22℃,较PB分别增加1.22,1.37℃.2年的试验验证了不同覆膜耕作方式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变化趋于平缓.垄作全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大土壤含水率,有效防止垄体土壤温度的散失,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热状态,促进作物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