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模式中,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时机选择,以及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模式治疗成功率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诊断为RDS,并且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104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首选CM V组(n=51,首选机械通气模式为CM V)与首选HFOV组(n=53,首选机械通气模式为HFOV).首选CMV组51例患儿中,采取CMV治疗成功患儿为33例;CMV治疗失败患儿为18例,然后均转为HFOV治疗.采取统计学分析法,对2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 h时,吸入氧气分数(FiO2)、氧合指数(OI)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以及治疗、并发症、临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在首选CM V组患儿中,对接受CM V治疗成功患儿与CM V治疗失败患儿的并发症、临床转归及CM V治疗前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并且分析导致CM V治疗早产儿RDS失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获得遂宁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告知患儿家属,并与所有患儿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2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入院时年龄、性别构成比、极低出生体重儿比例、Ⅲ ~ Ⅳ级RDS比例、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生后6 h内第1剂PS使用率、第2剂PS使用率、产前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械通气治疗前,2组患儿OI、a/APO2、FiO2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治疗后2、12、24及48 h时,首选CMV组患儿OI、FiO2,均显著高于首选HFOV组,a/APO2低于首选HFOV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首选CMV组患儿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首选H FO V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肺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选HFOV组患儿死亡率为9.4%(5/53),显著低于首选CMV组的25.5%(1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④首选CMV组患儿中,CMV治疗成功后,患儿最终因其他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为12.1%(4/33),显著低于CMV治疗失败患儿死亡率50.0%(9/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CMV失败成功患儿Ⅲ ~ Ⅳ级RDS、极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均显著高于CM V治疗成功患儿,PS使用率显著低于CM V治疗成功患儿,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CMV,采取HFOV作为首选机械通气模式治疗RDS早产儿,更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成功率,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对RDS早产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前,对其胸部X射线摄片进行RDS分级、是否为极低出生体重儿、PS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有利于临床选择HFOV治疗早产儿RDS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