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的精神》第一版发表于1918年,修订新版发表于1923年,后来,作者把这两个版本分别收录于自编全集第16卷和第3卷中,足见其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偏爱。《乌托邦的精神》一书被誉为20世纪初哲学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从风格上看,这部作品具有气吞山河、狂放不羁的狂想诗特征:语言晦涩、风格怪异,宣泄主观精神,描写直观意向,传达弥赛亚的预言,揭示了永恒神奇的心灵内涵;从主题上看,这部作品反对战争、强权和剥削以及现存社会制度对个性的压抑,热情讴歌人类觉醒和黎明,主张人性复归和道德重建,提出了"心灵、弥赛亚和启示录"的口号。
推荐文章
曲靖2005年1月9~13日寒潮过程浅析
大-暴雪
环流形势
物理量
2012年9月7日彝良5.7、5.6级地震的近场异常
彝良5.7、5.6级地震
近震源区
地震活动异常
前兆异常
威宁2001年9月17日强雷雨过程分析
强雷雨
前兆
风场
能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乌托邦的精神》——1974年9月1日图宾根访谈
来源期刊 德国哲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自我相遇 音乐哲学 卡尔·马克思 启示录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2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B2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E.布洛赫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3 21 2.0 3.0
2 金寿铁(译)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我相遇
音乐哲学
卡尔·马克思
启示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德国哲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