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8世纪西方关于'美与功用'这一论题的探讨,引出了著名的'审美无利害'观念,由此折射出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发展脉络。一方面,审美逐渐独立于道德和形而上学,从感性本身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另一方面,休谟与康德均提出,美感涉及同情与想象,因而审美具有了道德的意味,更蕴含了我们对'完善性'的预设与追求,这些观点体现出美学逐渐超越自身感性局限的发展方向,更蕴含了'人是目的'的启蒙主义精神。
推荐文章
21世纪矿业
21世纪矿业
高效清洁连续采矿
矿山设备大型化
智能化与数字化矿山
矿业生态建设
现代矿业人力资源与管理
15-18世纪中国瓷器对欧洲酒文化的影响
中国瓷器
欧洲
酒文化
影响
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
高校教学改革
教育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
论20世纪音乐的普及
20世纪
音乐
古典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与功用——18世纪“审美无利害”观念辨析
来源期刊 外国美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功用 经验目的 康德
年,卷(期) wgmx_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74
页数 13页 分类号 B83-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昊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19 51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功用
经验目的
康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美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