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末五代,耶律阿保机雄起朔漠,统一诸部,建立国家,开有辽二百年之基业。传世史籍及出土文献有以'变家为国'一词概括其功业者,每每为治辽史者所津津乐道。近来,杨军先生特撰《'变家为国':耶律阿保机对契丹部族结构的改造》一文(以下简称'杨文'),对该词的内涵加以诠释。~1杨文指出,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家族观念,即'家'指同一祖父的后裔,'族'指同一高祖的后裔,在契丹建国前,二者存在持续的代际裂变。阿保机在建国过程中,人为中止了皇族的裂变,以加强皇族力量,同时脱离季父房,建立起一个形式上类似于契丹传统之'家'的新组织,将皇位继承权限定在其'家'之内,以消除皇族内部对皇权的威胁——'以此为始,阿保机最终建立起契丹人的国家组织,这才是史书所载阿保机’变家为国’的真正内涵。'依杨文之见,所谓阿保机'变家为国'有着特定的深意,即专指其通过改造契丹部族结构建立国家的过程。对此,笔者实难苟同,特草此文,以求正于杨先生及海内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