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内蒙古牧区受牧业人口增多的影响,人均草场面积不断减小。加之“草畜双承包”以及“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的实施,牧户所饲养的牲畜头数受各家各户草场面积控制,使部分草场面积小的牧户因不能饲养较多牲畜而陷入贫困,严重影响了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依照“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思路,根据小康标准的人均收入、饲养每只羊单位家畜的纯收入、饲养每只羊单位需要的草地面积即载畜能力,推算出以小康生活为标准的人均所需草地面积,继而推算出小康生活水平基准的牧区可容纳最大牧业人口数量,即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测算结果显示,锡林郭勒盟南部牧区B嘎查要想使牧业人口达到小康水平,只能承载70人,即B嘎查牧业人口承载量为70人。目前,B嘎查牧业人口为398;超载率469%,人口超载严重。B嘎查通过采取整合草场、合作经营、转移剩余牧业人口等措施,有望使牧民生活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北部A嘎查牧业人口承载量为255人,超载率29.4%,与实际人口330相差不多,也就是说北部草场基本可满足小康标准需求。发展家庭牧场、合作经营草场资源等方式均可使A嘎查的草场得到可持续利用。希望本研究为内蒙古牧区“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锡林郭勒盟农技推广体系调查研究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研究
问题
建议
锡林郭勒盟生态脆弱性
环境变化
暴露敏感性
适应性能力
生态脆弱性
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盟气候干燥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锡林郭勒盟
气候干燥度
时空变化
年代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锡林郭勒盟牧区牧业人口承载量研究—以两个嘎查为例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人口承载量 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F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海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6 62 4.0 7.0
2 呼格吉勒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8 54 3.0 6.0
3 乌音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蒙古牧区
人口承载量
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科学研究
季刊
2168-5762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2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