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工作研究了1998-2013年春夏转换期间的两种主要模态的局地季节内海气相互作用.大气要素场和海表热通量在高频尺度上(10-20天)显示出更大的变率.在北印度洋,南海和菲律宾海,30-60天的海温和海表热通量的显著相关区域更大,并且相关系数更高.结果表明在两个时间尺度上在北印度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存在强烈的局地海气相互作用,然而海气相互作用的强度取决于区域和要素的选取方式.
推荐文章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南海季风爆发
西太平洋暖池
感热通量
中国南海
暖池区
海气
南海夏季风爆发
神经网络方法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海气耦合
北半球冬季季节内振荡
热带印度洋
年际变化
High oxygen fugacity magma: implicatio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High oxygen fugacity
Decratonization
North China Craton
Plate subduction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ocal intraseasonal air-sea relationship over the North Indian Ocean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during the spring-to-summer transition
来源期刊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海气相互作用 季节内振荡 春夏转换 北印度洋 西北太平洋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气相互作用
季节内振荡
春夏转换
北印度洋
西北太平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
双月刊
1674-2834
11-5693/P
16开
北京市德胜门外祁家豁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9804信箱
2-429
2008
eng
出版文献量(篇)
9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0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