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沙捞越深水区的北卢科尼亚区构造。地层的演化过程与中国南海的区域构造史有关。沙捞越盆地最初作为前陆盆地,是卢科尼亚陆块与沙捞越碰撞(沙捞越造山运动)的结果。该前陆盆地之后被进积的渐新世一全新世陆架斜坡体系所超覆和埋藏。盆地演化经历了由晚始新世一渐新世时期的前陆盆地深盆(“复理石”)阶段,随后为渐新世后(“磨拉石”)浅海陆棚进积阶段直到今日。地震解释揭示了一个区域性早中新世不整合面(EMU),将前渐新世到中新世的断陷基底与上覆未变形的上中新统.上新统半深海沉积物分开。地震、测井数据和沉降分析表明,早中新世不整合面(EMU)是由19.17Ma之前的相对隆起区剥蚀或显著的海底侵蚀引起。沉降史表现为似裂谷的沉降模式,在最近10Ma可能有前陆盆地的叠加。模拟结果表明,早中新世不整合面(EMu)反映沉降史上的重要缺失,缺失部分厚度大约500~2600m,相当于8-10Ma的时间间隔。众所周知,早中新世不整合面(EMU)延伸到整个西北婆罗洲边缘,可能与标志着南中国海海底扩张停止的沙巴造山运动以及危险区地块与沙巴地区的碰撞相关。重力模拟显示了沙捞越陆架至陆坡区域之下变薄的大陆壳,并且支持了地震和测井资料的解释。在沙捞越陆架之下可能存在一个逆冲楔状体,这可以解释为一小片拉让群增生棱柱体。另外,沙捞越陆架之下的岩浆底侵作用同样可以解释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沙捞越盆地是残留洋盆的一部分,被沿着西北婆罗洲边缘的斜向碰撞所封闭。在沙捞越,闭合开始于晚始新世,并逐渐向东北移动到沙巴地区,直到中中新世才结束。现今的西北沙巴边缘可能与渐新世一中新世沙捞越前陆盆地非常相似。
推荐文章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珠江口盆地
深水区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马来西亚巴贡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填筑施工
填筑规划
材料制备
碾压试验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检测
面板坝
出口马来西亚内燃动车组
马来西亚
内燃动车组
技术参数
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来西亚沙捞越深水区的构造与地层--对构造演化的意义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深水沙捞越 地震 重力 沉降 早中新世不整合面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6
页数 25页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水沙捞越
地震
重力
沉降
早中新世不整合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
季刊
广州市黄埔区广海路188号大院信息资料所
出版文献量(篇)
99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