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口面肌功能治疗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进行肌功能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12岁,男孩3例,女孩11例.其中替牙列11例,恒牙列3例,均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覆盖5.0~11.0 mm,其中Ⅲ度深覆(牙合)3例,均表现为牙列拥挤.进行肌功能评估后,选用不同型号的I2N训练器(Myofunctional Research Co.Queensland,Australia),进行肌功能训练.应用SPSS19.0软件对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6~10个月后,患者口周肌肉功能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纠正,牙列拥挤改善,面型改善.治疗后前牙覆盖减小(4.82±1.92) mm、覆(牙合)减小(2.25±0.64) mm、上切牙唇倾度减小(2.75±2.36) mm,6.96°±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下前牙唇倾度增加(-2.10°±2.90°)、SNB增加(-2.04°±2.29°)、FMA增加(-1.4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面肌功能治疗简便、无创,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早期治疗是有效的,肌功能评估和训练是关键,疗效依赖于患者的良好配合.
推荐文章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正畸学
错牙合,安氏Ⅱ类
摄影测量法
放射摄影术,牙科
软硬组织改变
肌功能训练在错(牙合)固定矫治中作用观察
肌功能训练
错(牙合)畸形
固定矫治
口面肌功能
MRC矫治器联合肌功能训练在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应用
MRC矫治器
肌功能训练
儿童
错牙合畸形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安氏I类牙列错(牙合)畸形 的临床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牙列错(牙合)
正畸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口面肌功能治疗在安氏Ⅱ1类错(牙合)早期矫治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安氏Ⅱ1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4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5760.2017.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真 北京黄寺整形外科医院口腔科 24 111 6.0 8.0
2 滕延萍 北京黄寺整形外科医院口腔科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口面肌功能治疗
安氏Ⅱ1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季刊
1674-5760
11-5797/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8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