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川西北草原红原县瓦切镇划分为11个景观类型,即人工草地,高寒沼泽草地,亚高山疏林草甸,亚高山草甸草地,高寒草甸草地,亚高山灌丛草甸,林地,集镇及工矿用地,水域与沼泽,沙地,高寒荒漠与裸地等.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分型理论对各个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北高寒草甸草原的主要斑块类型为草地类型,面积共占该区域面积的71.60%;各个景观组分中高寒草句草地斑块平均面积最大,破碎化程度最低,而人工草地和沙地斑块平均面积最小,散布于该研究区域,受人类干扰较大.该区景观的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型指数为1.1592,景观整体的斑块边界褶皱程度较低.总体趋势是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较单调,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不高.
推荐文章
基于 VDDT 的红原县草地景观动态变化模拟
草地景观
草地资源
变化
动态模拟
红原县参照蒸散发的计算和影响因子分析
红原县
参照蒸散发
Penman-Monteith(P-M)模型
气象因子
基于遥感数据的塔南策勒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遥感数据
策勒绿洲
景观分类
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原县瓦切镇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来源期刊 草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高寒草甸草原 景观格局 GIS 分型指数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草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S688.4
字数 4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3971.2017.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群英 50 215 7.0 12.0
2 道里刚 18 51 3.0 6.0
3 张洪轩 23 128 5.0 10.0
4 史长光 7 4 1.0 2.0
5 塔娜 1 0 0.0 0.0
6 刘晓枫 3 4 1.0 2.0
7 泽让东洲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6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草甸草原
景观格局
GIS
分型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学
双月刊
2096-3971
51-1777/S
大16开
成都郫县犀浦四川省草原研究院
62-2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22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