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及流体性质与来源,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中可辅助判断烃源岩、储层沉积环境及油气来源等。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δCe负异常和δEu正异常。分析认为,低稀土元素总量、δCe负异常反映了雷四段沉积时为相对开放的弱氧化低能环境,有利于成烃生物的繁育和生长,可为雷四段烃源岩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显著的δEu正异常表明了后期强还原环境下的流体活动,对有机质的保存有着重要作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显著的δEu正异常以及与热液流体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川西雷四段经历过后期的热液蚀变与改造,而热液运移的通道也可为深层油气向上运移提供良好的输导条件。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控油作用
古隆起
印支期
川西地区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北部早白垩世剑门关组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四川盆地
早白垩世
剑门关组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层序结构特征
层序地层格架
层序结构
须四段
三叠系
川西坳陷中段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须五段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有利烃源岩分布预测
四川盆地
须五段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 雷口坡组四段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95
字数 37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81/sysydz2017010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世友 1 7 1.0 1.0
5 陈迎宾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10 76 5.0 8.0
6 赵国伟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3 17 2.0 3.0
7 王彦青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7 4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3)
共引文献  (257)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3)
二级引证文献  (7)
18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2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
雷口坡组四段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