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犯罪构成作为类型化的概念在刑法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掌握犯罪构成的内容。而四要件理论与三阶层理论之争说明了,对于犯罪构成内容的把握在我国存在巨大分歧,但正是这些分歧引导着犯罪构成理论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对以往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思考,将四要件理论改良为包括主体、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在内的三要件理论,将更符合中国国情。而之所主张三要件,原因在于司法过程中,抽象的客体理论没有存在的必要,以具体的对象代替抽象的客体更有利于发挥犯罪构成理论应有的功能。
推荐文章
论犯罪成立的标准--兼议犯罪构成和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社会危害性
犯罪构成
犯罪排除条件
刑事违法性
形式违法性
犯罪构成要件研究
犯罪构成
要件
衡量标准
犯罪客体要件"排除论"之否定
犯罪客体
排除
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本体的再讨论
犯罪构成本体
唯一性
法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犯罪构成三要件原理分析——兼论对客体理论的反思
来源期刊 福建法学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犯罪构成 客体 对象
年,卷(期) fjfx_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D9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犯罪构成
客体
对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法学
季刊
16开
福州市华林路139号屏东大厦4楼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3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