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冻融交替是东北地区土壤常见的温度变化现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循环方法,分析秸秆生物炭输入对冻融期东北地区棕壤有效磷影响规律及机理,探讨生物炭还田对东北春季作物生长初期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在0~5次冻融循环中冻融次数对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外,冻融循环次数、生物炭施加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各冻融阶段(0~5次、5~30次、0~30次)均有极显著影响。(2)培养结束后施加生物炭量2%、4%和6%处理,有效磷含量随生物炭施入量增大而依次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20%以上。各处理在第5次冻融左右达到峰值,有效磷含量增加幅度随生物炭施加量增加而减小。在第20次冻融循环后各处理有效磷含量达到相对谷值,此时施加生物炭处理有效磷含量较未冻融时有明显降低。说明,生物炭在常温培养时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但是,在冻融过程中,相对于对照处理可以较好固持土壤磷素,减小磷素随融雪过程流失的风险。(3)通过分析生物炭输入后棕壤pH、电导率、有机质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等生物化学性质对冻融循环过程响应,以及不同冻融循环阶段与土壤有效磷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含量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变化显著且与有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生物炭通过增强团聚体稳定性,减少有机质释放来固持土壤磷素。
推荐文章
秸秆生物炭输入对冻融期黑土表层无机氮磷垂直迁移的影响
秸秆生物炭
冻融期
无机养分
垂直迁移
连续施用生物炭对棕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生物炭
有机磷形态
无机磷形态
土壤磷素有效性
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
冻融交替
氮循环
氧化亚氮
氮矿化
微生物量氮
全球气候变化
秸秆覆盖厚度对冻融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壤温度
冻融期
玉米秸秆
覆盖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生物炭输入对冻融期棕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生物炭 冻融作用 棕壤 有效磷 有机质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9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8
字数 5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6061202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昊明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108 1359 19.0 32.0
2 周丽丽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61 521 13.0 20.0
3 李婧楠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3 18 2.0 3.0
4 米彩红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6 24 3.0 4.0
5 马世伟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5 25 3.0 5.0
6 邵婧宇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 1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8)
共引文献  (686)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36)
二级引证文献  (5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炭
冻融作用
棕壤
有效磷
有机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