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检测并比较临床肝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内源性大麻素及其相关受体、合成代谢酶的含量变化,为寻找肝癌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MS检测47例肝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的内源性大麻素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受体及合成代谢酶的mRNA、蛋白表达.结果 在肝癌组织中,内源性大麻素2|花生四烯酰甘油酯(2-AG)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酰乙醇胺(AEA)的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类内源性大麻素油酰乙醇胺(OEA)和棕榈酰乙醇胺(PEA)的含量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显著差异.肝癌组织中2-AG受体CB2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上升(P<0.05);AEA受体CB1的表达则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提示2-AG高表达和AEA低表达可能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正常SD大鼠血清及组织内源性哇巴因的含量及其意义
SD大鼠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内源性哇巴因
p16抑癌基因产物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性肝癌
p16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影像组学分析
影像组学
肝细胞癌
正常肝脏组织
CT增强图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内源性大麻素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癌,肝细胞 内源性大麻酚类 受体,大麻酚 水解酶类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92.114|R730.261|R735.7
字数 393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福南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肝胆外科 14 21 3.0 4.0
2 田毅峰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肝胆外科 7 5 1.0 2.0
3 李蕾 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19 68 6.0 7.0
4 林天生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肝胆外科 9 15 3.0 3.0
5 任杰 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5 33 1.0 5.0
6 张昳博 厦门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癌,肝细胞
内源性大麻酚类
受体,大麻酚
水解酶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4194
35-1192/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园路1号
34-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3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3527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