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CO2的近红外吸收光谱特征,提出了一种可用于CO2排放源监测的光参量振荡(OPO)和放大(OPA)系统,该系统由输入OPO的激光双种子源、OPO和OPA、带窄线宽激光种子源脉冲Nd∶YAG基频激光器、高精度和频率稳定的双通道波长计等组成,可交替输出1.572 μm的双波长激光束.系统经初步调试后,泵浦脉冲能量为326mJ时获得近25%的转换效率,脉冲能量近80mJ,满足地基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CO2浓度廓线的需要.
推荐文章
中国省际CO2排放与科技创新的研究
CO2排放
科技创新
边际减排成本
南昌市CO2排放特征与峰值预测研究
南昌市
低碳城市
CO2排放
峰值预测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CO2排放的影响
静态箱法
CO2排放通量
红壤
旱地
水田
温带森林土壤中的CO2排放通量
温带森林土壤
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于CO2排放源监测的近红外光参量振荡系统
来源期刊 量子电子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参量振荡 近红外双波长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CO2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非线性光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分类号 O43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461.2017.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顺星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中心 58 490 12.0 20.0
2 李震 海军潜艇学院舱室环境与防化教研室 10 18 2.0 3.0
3 王晓宾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7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线性光学
光参量振荡
近红外双波长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CO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量子电子学报
双月刊
1007-5461
34-1163/T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26-89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7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