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太白山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在秦岭太白山1700~3500 m区域以100 m海拔间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变化范围分别是23.56~83.59 g kg-1、2.00~5.77 g kg-1、0.32~0.47 g kg-1。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随海拔梯度升高先增后降,土壤全磷含量空间变异较小;(2)土壤C∶N、C∶P、N∶P范围分别为7.17~18.41、60.61~190.4、5.81~12.26。随海拔增加,土壤C∶N在阔叶林带呈降低趋势,针叶林带时转变为增加趋势。土壤C∶P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与土壤C∶N类似,N∶P随海拔梯度增加先升后降,至3200 m有所升高;(3)两个阔叶林带(辽东栎林带和桦木林带)与高山草甸的土壤C、N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高。冷杉林带C、N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最小;(4)温度、含水量、海拔和植被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冗余分析揭示每个因素分别可解释系统变异信息的25.0%、24.3%、11.1%和6.9%,合计为67.3%。可见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决定了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可为探明森林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限制因素及太白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森林土壤质量评价等提供基础。
推荐文章
秦岭太白山北坡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海拔梯度格局
太白山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层深度
土层厚度
海拔梯度
不同海拔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海拔梯度
杉木人工林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秦岭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植物-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硝态氮
铵态氮
微生物量氮
C∶N∶P生态化学计量比
马衔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半干旱区
化学计量特征
海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白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海拔高度 太白山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植被类型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17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714.2
字数 68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60414009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增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1 1872 21.0 43.0
2 田海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132 6.0 10.0
3 王紫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 110 4.0 7.0
4 李丹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 6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7)
共引文献  (762)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555)
二级引证文献  (183)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2(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3(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5(2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5)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102)
  • 引证文献(27)
  • 二级引证文献(75)
2020(8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7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拔高度
太白山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植被类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