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固井界面微环隙的产生和发展规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并对套管-水泥环界面的黏结力进行测量,基于以上研究建立固井界面微环隙的理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套管内压过大导致水泥环产生塑性变形,套管内压减小时固井界面将受拉,实测固井界面存在数量级为0.1 MPa的黏结力,当界面拉力足以克服界面黏结力时,固井界面将会脱离产生微环隙;套管内压值越大,压力卸载后产生微环隙的机率越大,且微环隙尺寸越大;相同胶结质量下固井一界面比二界面更容易产生微环隙;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推荐文章
体积压裂过程中固井界面微环隙扩展的数值模拟
水力压裂
固井界面
微环隙扩展
Cohesive单元
数值模拟
连续变化内压下套管-水泥环-围岩组合体微环隙计算
套管-水泥环-围岩微环隙
井筒完整性
弹塑性特征
胶结强度
套管内压力加载
套管内压力卸载
固井界面胶结性能影响因素
固井质量
Ⅰ,Ⅱ界面
水泥胶结
物理模拟
水泥胶结测井(CB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固井界面微环隙产生机制及计算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井筒完整性 微环隙 仿真试验 理论计算 黏结力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10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21
字数 54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005.2017.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志川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32 1196 19.0 26.0
2 孙宝江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5 698 15.0 23.0
3 史玉才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40 237 8.0 13.0
4 李涛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37 472 11.0 15.0
5 赵效锋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8 54 4.0 7.0
7 廖华林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4 316 10.0 17.0
10 蒋金兴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井筒完整性
微环隙
仿真试验
理论计算
黏结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