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秸秆深还(Corn stover deep incorporation,CSDI)指将作物秸秆深埋于土壤亚表层20~40 cm深处,用以解决秸秆焚烧和土壤肥力退化的可持续利用模式。本文以吉林农业大学玉米连作耕地试验田未施用秸秆和秸秆深还不同年限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CK、CSDI(2014)、CSDI (2013)和CSDI(2012)共4种处理,分别代表未施入秸秆、2014年秸秆深还(深还第1年)、2013年秸秆深还(深还第2年)、2012年秸秆深还(深还第3年),研究秸秆深还不同年限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id,HA)和胡敏素(Humin,HM),国际腐殖质协会(International Humic Substances Society, IHSS)推荐的方法提取HA样品,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测定HA结构。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深还1年后显著提高了土壤和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亚表层累积效果更明显,其土壤有机碳(SOC)、HA、FA和HM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23.7%、30.5%、27.3%和46.1%,但PQ值(HA在可提取腐殖物质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HA氧化度和缩合度降低明显,表层和亚表层(O+S)/ C比值分别降低14.31%和14.68%,H/C比值分别增加27.74%和28.86%,脂族链烃和芳香碳含量增加,热稳定性降低,HA结构趋于简单化。随着年限增加,深还3年后SOC、FA和HM有机碳含量呈下降趋势, HA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PQ值变化显著,HA缩合度、氧化度呈上升趋势,脂族性减弱,芳香性增强,HA结构趋于复杂化。说明随着年限增加,秸秆不断矿化分解,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效果减弱。
推荐文章
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玉米秸秆生物质炭
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
结构特征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
有机质
腐殖质组成
黑土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玉米秸秆
不同还田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成
结构特征
不同利用方式对苏打盐渍土腐殖质特征的影响
苏打盐渍土
利用方式
全土腐殖质
结合态腐殖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深还不同年限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秸秆深还年限 土壤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 结构特征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1.9
字数 54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60811039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森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92 3547 32.0 50.0
2 邵满娇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28 2.0 2.0
3 李立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77 5.0 5.0
4 董珊珊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85 4.0 4.0
5 谭岑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 62 3.0 4.0
6 林琛茗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6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60)
二级引证文献  (36)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秸秆深还年限
土壤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
结构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