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的主塔由于两子塔和裙楼的干扰效应,其风荷载的确定相比单个超高层建筑更加复杂.本文主要基于CFD方法,采用了标准k-ε、RNG k-ε、SST k-ω、大涡模拟(LES)四种不同的湍流模型对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进行了不同风向角下的数值模拟计算,并与风洞试验数据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湍流模型对该三塔连体建筑上游影响并不明显,k-ε和SST k-ω模型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尾流呈现对称分布,而RNG k-ε和LES结果较为接近,尾流呈现非对称涡状分布;不同湍流模型计算得到的迎风面风压值大致相同,背风面和侧风面风压系数值有一定波动;主塔迎风面风压极大值出现在塔高2/3高度左右,两侧同一高度处出现极大值,且与风洞实验规律一致,屋顶棱角尖锐部位压力线较密集;整体体型系数的取值需要考虑主塔两侧的子塔遮挡效应.
推荐文章
超高层连体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大涡模拟研究
超高层连体结构
数值风洞试验
大涡模拟
风荷载
干扰效应
某超高层建筑群风荷载CFD模拟分析
日月光中心
山地风荷载
干扰效应
CFD
风洞试验
超高层建筑表面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风荷载
局部体型系数
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连体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大涡模拟研究
超高层连体结构
数值风洞试验
大涡模拟
风荷载
干扰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FD不同湍流模型的超高层连体结构风荷载和流场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特种结构 学科
关键词 不同湍流模型 超高层三塔连体 风荷载数值模拟 干扰效应 大涡模拟(LES)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高耸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9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丽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20 5 1.0 1.0
3 罗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20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同湍流模型
超高层三塔连体
风荷载数值模拟
干扰效应
大涡模拟(LE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结构
双月刊
1001-3598
11-1943/TU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
82-3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7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