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晰坡向和海拔对山体土壤水热和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山体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CCA)排序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阶地与同一山体不同坡向和海拔的189个样方内土壤温湿度和植物分布进行分析和定量分解.结果表明:阴坡物种丰富度最高,阶地最低.随海拔升高,阴坡和山脊物种丰富度先增加后降低,而阳坡物种丰富度呈线性增加.阳坡土壤温度最高,不同坡向0~ 20 cm土层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基本不变;阴坡土壤湿度最高,不同坡向0~ 30 cm土层土壤湿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方差分解表明,在0~ 30 cm土层中,坡向和海拔共解释土壤温度变化的100%,土壤湿度变化的51.8%.坡向单独解释土壤温度变化的72.2%,贡献率最高;海拔单独解释土壤湿度变化的51.8%,贡献率最高.大多数植物倾向分布于中等海拔的阴坡与山脊之间.阴坡以莎草科为主,阳坡以禾本科为主,山脊为过渡地带.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主要分布于低海拔区.坡向和海拔共解释了山地植物多度变化的28.6%,坡向单独解释19.9%,贡献率最高.在山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综合考虑小尺度地形造成的土壤及植物分布格局差异的基础上,在进行生产与生态恢复的分区管理时,应优先考虑坡向造成的土壤和植物差异.
推荐文章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
三江源区
高寒草甸
植物多样性
海拔梯度
气候变化
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植物功能性状
土壤水分
土壤pH
坡向
高寒草甸
高寒草甸湿润与干旱化生境中植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
偶见种
β多样性
藏东南
湿润生境
干旱生境
地形对澜沧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丰富度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澜沧江源区
高寒草甸
分布格局
物种丰富度
地形
典范对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坡向和海拔对高寒草甸山体土壤水热和植物分布格局的定量分解
来源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土壤水热 植物多样性 坡向 海拔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9-1497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7/j.1001-9332.201705.03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共引文献  (74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2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水热
植物多样性
坡向
海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生态学报
月刊
1001-9332
21-1253/Q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72号
8-9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4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3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