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功率微波注入大气层形成人工电离区是一种可以促进臭氧生成的方法.然而,很少有研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高功率微波大气传播模型进行差分离散,结合电子促进臭氧生成的相关化学反应,对平流层不同高度(20~50 km)的电子、O、O2、O3等粒子在微波作用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功率微波作用下,电子数密度在大气击穿前增加到最大值;大气击穿难度随着高度(20~35 km)的增加逐渐减小;在30和35 km处,显著增加的电子可以促进臭氧数密度增大3个数量级且能够维持约400 s.
推荐文章
中部型ENSO和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对冬季北半球平流层臭氧的联合调制作用
中部型ENSO
平流层准两年振荡(QBO)
北半球平流层臭氧
联合调制作用
对流层顶变化对上对流层/下平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
臭氧
对流层顶
平流层极地臭氧损耗影响对流层气候的研究进展
臭氧损耗
气候变化
行星波
北极涛动
波-流相互作用
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
华南地区春季平流层入侵对对流层低层臭氧影响的模拟研究
平流层入侵
臭氧
WRF/Chem模式
华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功率微波注入平流层对臭氧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电子 臭氧 时域有限差分法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信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5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5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36.201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正予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56 658 13.0 15.0
2 胡耀垓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5 134 6.0 11.0
3 李凯扬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3 198 7.0 10.0
4 冉茂怡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功率微波
电子
臭氧
时域有限差分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671-8836
42-1674/N
大16开
湖北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梅园一舍
38-8
193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2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