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方人对干支纪年的转译是其翻译中国时间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经历了耶稣会士、马礼逊到马儒翰的漫长过程。但是只有在马儒翰时期,这种翻译活动才具有了普遍的文化意义。本文以《英华历书》为中心,探讨干支纪年翻译模式的确立、其年代学依据以及干支纪年文化内涵的转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方人对干支纪年的转译——以《英华历书》为核心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英华历书》 干支纪年 转译 年代学 文化内涵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6
页数 12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文远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英华历书》
干支纪年
转译
年代学
文化内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季刊
广东广州新港西路13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795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