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有一种神秘的戏种,三五人头戴木制面具,一人主唱,众人和之,随着锣鼓的伴奏且唱且跳,动作简单又风趣诙谐,歌腔朴素却词粗理正。这就是傩(nu P)戏。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傩。'傩'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形从人,声从难。'难'为'哀鸣之鸟''就擒之鸟',即被抓住的鸟,引申为'不能动弹''被束缚'。'人'与'难'合在一起是
推荐文章
梅山傩戏主题探析
梅山傩戏
核心价值
家国同兴
繁衍生息
湖南高椅傩戏"杠菩萨"的表演形态特征
"杠菩萨"
剧目特征
角色面具
表演程序
湘中梅山傩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探究
梅山傩戏
口述档案
资源建设
川北戏剧的活化石 ——南部傩戏
南部傩戏
杜家班傩戏
双峰傩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傩戏:古老的祈愿与表演
来源期刊 少儿国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J8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少儿国学
半月刊
2095-669X
10-1174/C
16开
北京市
82-984 993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