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普遍流行于近代浙江的寄生虫病,在浙东、浙西的山丘和水网地带都较为常见。血吸虫病的传播机制一般为虫卵从病人(或保虫宿主)体内排出后,入水孵成毛蚴,钉螺感染后,毛蚴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最后成为尾蚴逸入水中,遇人或动物皮层而侵入致病。早在1908年,嘉兴福音医院院长美籍医生凡纳勃(W. H. Venable)就从四名患者的粪便中检出了血吸虫卵。这是浙江省内用病原学检查证实的首批血吸虫病人,较全国最早证实血吸虫病人仅迟三年。1中华民国时期,受限于各种内外因素,虽然政府和专家组织过对血吸虫病的调查和防治工作,但规模很小,成效甚微。同时,因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以及这种病属于慢性病,很容易使患者麻痹大意而延误治疗,导致该病的流行愈加广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的调查了解,1955年年底确定浙江省内有46个县市,725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患病人数达150万人,受威胁的约有1000万人。
推荐文章
浙江省家畜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和防治对策
家畜
血吸虫病
防治对策
浙江省
中国家畜血吸虫病防治
血吸虫
家畜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档案选介
来源期刊 医疗社会史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证实 血吸虫病 浙江省 工作 钉螺 毛蚴 粪便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78
页数 38页 分类号 R2-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铃(整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证实
血吸虫病
浙江省
工作
钉螺
毛蚴
粪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社会史研究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
总下载数(次)
1901
总被引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