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复位治疗可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眩晕门诊2016年9月~2016年11月经病史询问和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检测的132例可疑性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物治疗组44例,给予止眩晕药物治疗;复位治疗组44例患者,单纯采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进行复位治疗;复位治疗+药物组:在采用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复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止眩晕药物治疗,疗程14天,观察并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9%;复位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愈36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复位治疗+药物组中,治愈37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9%.复位治疗或复位+药物治疗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均P<0.01),复位治疗与药物+复位治疗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可疑性BPPV患者,复位治疗或复位+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于单纯药物治疗,复位治疗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的影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护理
加味归脾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焦虑
加味归脾汤
伴随症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为中枢性位置性眩晕一例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功能检查
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检查法
碟脉灵注射液结合管石复位法治疗后循环缺血合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后循环缺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碟脉灵注射液
管石复位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研究型医院 学科
关键词 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 全自动化复位 疗效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专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4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450/j.cnki.jcrh.2017.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家玉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7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69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SRM-Ⅳ型BPPV诊疗系统
全自动化复位
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研究型医院
双月刊
2095-8781
10-1274/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
82-833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