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吸附架桥能力与有机絮凝剂相比仍不足的问题,将两种及以上的絮凝剂产品联合使用,以获得良好的水处理效果.选择了不带电荷或带正电荷的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结果表明:复合药剂中的有机成分对药剂的电荷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含量越高,Zeta电位越高.复合药剂的Zeta电位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B为2.0时,形成了较多的多核羟基络合物,所带电荷较高,进一步增大B值会导致所带正电荷数下降.有机成分含量过高时,会吸附在微小絮体表面,使絮体进入复稳状态.分开投加混凝剂与助凝剂对DOC的去除效果最差,复合产品中的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推荐文章
搅拌条件对氢氧化镁混凝性能及絮体特性的影响
氢氧化镁
活性染料废水
搅拌
混凝
絮体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凝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
聚合硫酸铁
聚合氯化铝
聚氯硫酸铁
改性
絮凝性能
氯化镁复配氯化铁混凝性能及絮体特性
氢氧化镁
混凝
絮体
氢氧化铁
复合絮凝剂PFMS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镁铁复合絮凝剂
絮凝性能
废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PACl-有机复合絮凝剂的混凝性能及其絮体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供水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991.24
字数 26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353.2017.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慧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1272 19.0 33.0
2 曾继军 8 14 2.0 3.0
3 武仁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10 3.0 3.0
4 齐敦哲 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机絮凝剂
强度因子
恢复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供水技术
双月刊
1673-9353
12-1393/TU
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建设路54号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