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检测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研究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通过基因芯片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ApoE基因型,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每晚20 mg,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谱变化.结果:入选的高脂血症患者共151例,ApoE等位基因 ε3比例为82.1%,为最常见的等位基因型.血脂水平治疗前各等位基因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分析:①TC治疗后均值对比,ε2组与ε3组、ε3组与ε4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ε2组与ε4组间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提示ε3组治疗后均值水平高于其他2组.②LDL-C治疗后3组均值比较,对比ε2组与ε3组、ε3组与ε4组存在差异;ε2组与ε4组对比未见差异.提示ε3组治疗后LDL-C均值水平同样高于ε2组和ε4组.③HDL-C治疗后均值比较,组间存在差异(P<0.05);ε2组与ε3组、ε2组与ε4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ε3组与ε4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提示治疗后ε2组HDL-C水平高于其余2组.④TG治疗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观察人群中,ε3是ApoE基因多态性中最常见的等位基因;ApoE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效果存在相关性,阿托伐他汀对携带ε2等位基因的人群的TC、LDL-C、HDL-C作用强于非携带人群.
推荐文章
载脂蛋白AI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
载脂蛋白AI
基因多态性
血脂水平
载脂蛋白CⅠ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的相关性
载脂蛋白CⅠ
基因多态性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氟伐他汀调脂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氟伐他汀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SLCO1B1 521 T>C/Apo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的研究
SLCO1B 1521 T>C
ApoE
基因多态性
阿托伐他汀
个体化用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阿托伐他汀 血脂 基因芯片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88
字数 2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9664.2017.04.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健中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 6 1.0 2.0
2 刘文东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 0 0.0 0.0
3 陈冬萍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1 0 0.0 0.0
4 肖建民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阿托伐他汀
血脂
基因芯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