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要是以NaClO为氧源,研究5种含有不同推拉电子效应的非对称Salen-Cu(Ⅱ)催化剂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效果,通过考察反应底物与氧化剂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结构等因素对烯烃环氧化的影响,探索了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环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吸电子基团可提高催化活性有利于环氧化,而给电子基团降低催化活性,不利于环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配合物5用量为0.01 mmol时,苯乙烯/NaClO摩尔比为1∶4,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50℃,溶剂为CH3CN 3 mL,苯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化苯乙烷选择性最高可达87%和31.9%.
推荐文章
壳聚糖希夫碱钴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反应研究
壳聚糖
催化氧化
双氧水
苯乙烯
苯乙烯在酞菁钴分子筛催化下的环氧化反应
苯乙烯
次氯酸钠
环氧化
酞菁钴
分子筛
苯基环氧乙烷
苯乙烯环氧化反应分子筛催化剂研究进展
苯乙烯环氧化
微孔TS-1分子筛
介孔MCM-41
催化剂
以分子氧为氧源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苯乙烯
分子氧
氧化
催化剂
环氧苯乙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非对称希夫碱铜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Salen-Cu(Ⅱ) 苯乙烯 环氧化反应 NaClO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反应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6,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35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954.2017.10.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荣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37 287 10.0 14.0
2 吕兴强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11 19 3.0 3.0
3 胡春梅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8 44 3.0 6.0
5 黄金艳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4 12 2.0 3.0
6 朱路群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5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alen-Cu(Ⅱ)
苯乙烯
环氧化反应
NaClO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
月刊
1005-9954
61-1136/TQ
大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52-5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70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