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确定防屈曲支撑在结构中的布置方式以使结构抗震性能充分发挥,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塑性设计方法.构建了结构的“强柱弱梁”整体屈服机制,采用侧力比将总结构体系离散为防屈曲支撑体系和纯框架体系,并建立了结构的双线性能力曲线.基于能量平衡方法计算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并分别得到支撑体系和框架体系的设计侧向力,进而完成支撑的截面设计.按照塑性内力分配机制和考虑支撑屈服后性能,计算梁柱构件内力需求.以一幢5层结构为例,分别设计了不同侧力比的14个结构模型,对比了基底剪力、防屈曲支撑面积和梁柱钢筋用量等.通过22条地震波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侧力比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屈服机制、楼层剪力比、支撑最大位移延性、累积位移延性和结构残余层间位移角.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结构的预期失效模式,并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并建议设计侧力比选取在0.3 ~0.5之间.
推荐文章
钢筋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研究进展
支撑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如何提高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提高
抗震性能
方法
反复荷载下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反复荷载
混凝土框架
屈曲约束支撑
抗震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能量平衡的抗震塑性设计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防屈曲支撑 能量平衡 塑性设计 地震失效模式 侧力比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抗震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4
页数 分类号 TU37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7.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97 13272 57.0 88.0
2 白久林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18 1.0 4.0
6 金双双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18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防屈曲支撑
能量平衡
塑性设计
地震失效模式
侧力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