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天津话中有"sún样"一词,用来贬称各种不好的形象,如丑陋样、寒酸样、呆傻样、衣着难看等.sún的来源是困扰天津学者多年的一个方言之谜.本文指出,查考本字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要弄清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二要熟悉古代文献记载,尤其是小学类的典籍;三要具备系统观念.从此三个条件出发,本文提出sún的本字应该是朘.果实里面有硬壳的部分被称为"核",这个词的来源目前还不清楚.段玉裁认为"核"之本字为覈,朱骏声认为本字为骸,黄侃认为是荄,李荣认为是栅,这些说法都难成立.本文提出"核"的本字应该是"骨",并对与此相关的"疙瘩""骨朵"等词的词源进行了考释.
推荐文章
《素问》考释二则
素问
血气争黑
间者环也
考释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语词考释八则
素问
生气通天论篇
语词
考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俗语词本字考释二则
来源期刊 南开语言学刊 学科
关键词 sún样 疙瘩 骨朵 俗语词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词汇文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80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琳 南开大学文学院 111 13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ún样
疙瘩
骨朵
俗语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开语言学刊
半年刊
978-7-100-1007-6
16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