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别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氯化铵重量法和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硅碳混合、复合材料中硅的含量.3种测试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方法可靠可行.校正硅含量后,对硅碳复合材料进行测试,以0.53 A/g的电流在0.01 ~1.50 V充放电,材料的可逆比容量从1 300 mAh/g修正为1 650 mAh/g;循环280次,材料的比容量仍稳定在1 600 mAh/g以上.
推荐文章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
包覆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硅碳复合物
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纳米硅
人造石墨
碳包覆
聚酰亚胺粘结剂对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硅碳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
改性
循环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材料中硅含量的测定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硅含量 硅钼蓝光度法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2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3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35/j.1001-1579.2017.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艳凯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2 张曼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 8 37 3.0 6.0
3 徐鹏远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4 马树华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硅含量
硅钼蓝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