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湿法浸渍制备了一系列CuO/凹凸棒土负载型催化剂,并用于2,3-丁二醇的脱氢反应,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H2-TPR和XPS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与凹凸棒土相比,CuO/凹凸棒土催化剂可提高3-羟基丁酮的选择性,抑制2,3-丁二醇脱水产生丁酮;CuO负载量为10%(w)的凹凸棒土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反应温度为240 ℃时,2,3-丁二醇的转化率和3-羟基丁酮的选择性分别为95.2%,66.8%;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助于2,3-丁二醇的转化,但是低温更利于3-羟基丁酮的生成;CuO负载量为10%(w)的凹凸棒土催化剂的优越性能归属于其独特的氧化还原性能,源于催化剂表面分散均匀的纳米CuO颗粒及其与凹凸棒土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推荐文章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铜和稀土催化氧化印染废水
凹凸棒土
稀土
氧化
废水
动力学
凹凸棒石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凹凸棒石
载体
脱硝
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超临界干燥法制备TiO2/凹凸棒复合光催化剂
凹凸棒
TiO2
超临界干燥
催化
纳米材料
废水
凹凸棒石黏土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凹凸棒石黏土
催化裂化催化剂
基质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O/凹凸棒土负载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2,3-丁二醇的脱氢反应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2,3-丁二醇 3-羟基丁酮 凹凸棒土 氧化还原性能 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9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426.94
字数 37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44.2017.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定华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24 111 7.0 10.0
2 冯涛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9 11 2.0 3.0
3 姜霆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2 3 1.0 1.0
4 黄娣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2,3-丁二醇
3-羟基丁酮
凹凸棒土
氧化还原性能
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