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微创SuperPath入路与传统后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市浦东医院骨科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微创SuperPath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传统组(传统后路人工股骨头置换).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48 h引流量、开始负重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8.3±2.1)个月.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较小[(7.1±0.6)VS(17.1±1.9)cm,t=28.816,P<0.01],术中出血量较少[(132±29)VS(156±28)ml,t=3.392,P<0.01],术后48 h引流量较少[(86±19)VS(177±18)ml,t=19.895,P<0.01],开始负重活动时间较短[(2.6±1.0)VS(5.5±1.6)d,t=8.841,P<0.01),但手术时间较长[(56±7)VS(52±6)min,t=2.830,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w、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F=8880.318,F=3702.211,P<0.01),其中微创组术后1 w Harris评分[(80.2±2.6)分]高于传统组[(67.7±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66,P=0.026).术后2 w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期间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麻痹、术后关节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微创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髋关节脱位.结论 与传统后路相比,SuperPath入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有效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