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按照多元视角、从“科学”最初的意义看来,中国传统博物毫无疑问是科学的一种形态,也是应对西方现代科学弊端更为彻底的“解药”.而宋代花鸟画正好记录了这种古老的科学活动.以宋代花鸟画为切入口,辅之以相关文字资料,可以得出中国传统博物的特点:1)物的地位高于人;2)内敛而非外扩的博物模式.中国传统博物与西方博物学在认识、改造自然上呈现出来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虽然在功利性的层面上并不那么“有用”,但在如今的语境下,很有其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写意花鸟画浅谈
写意花鸟画
表现
当代工笔花鸟画和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比较
工笔花鸟画
宋代
当代
比较
分析
研究
浅析宋代花鸟画写生方法
宋代
花鸟画
写生
方法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形与意研究
宋代
工笔花鸟画
"形"与"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宋代花鸟画看中国传统博物
来源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科学 宋代 花鸟画 传统博物 人学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89
页数 7页 分类号 N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94/j.1000-0763.2017.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詹琰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26 83 5.0 8.0
2 胡宇齐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4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学
宋代
花鸟画
传统博物
人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辩证法通讯
月刊
1000-0763
11-1518/N
大16开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2-28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8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