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洪水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利用赣北黄茅潭的湖泊沉积,建立了小冰期以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洪水记录.采用210pb和mCs方法厘定了地层年代,基于粒度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器测记录(1950年)以来指标记录的特点与区域日降水超过50 mm天数的关系,认为黄茅潭HMT-01孔粒度(包括粗粉砂+砂/粘土比值、平均粒径)和Zr/Rb、Ti/Rb、Zr/Fe比值可作为洪水指标记录,共识别出1950-2010年期间记载的13次洪水事件中的11次.基于这些指标记录及指标特点,共识别1769-1950年间由历史文献记录的31次洪水事件中的23次,识别率达74.2%.研究表明:①湖泊沉积中Zr/Rb、Ti/Rb、Zr/Fe比值和粒度参数(平均粒径、粗粉砂+砂/粘土)作为洪水指标,对洪水事件沉积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且Zr/Rb比值对洪水事件的检出率较高;②黄茅潭流域洪水发生频率暖期高于冷期;③年代际尺度上,1820s-1840s,1860s-1870s为19世纪冷期黄茅潭洪水高频期,这两个阶段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较多;20世纪赣北黄茅潭洪水基本随1920s-1940s,1980s-1990s两个变暖阶段而高频出现,与长江中下游大洪水演变特点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利用湖泊沉积记录反演过去的洪水变化,延长洪水序列、认识洪水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研究进展与展望
湖泊沉积
环境演变
古季风变迁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
中国
古温度定量重建的良好代用指标--湖泊沉积摇蚊化石记录研究进展
湖相沉积物
摇蚊化石记录
古温度重建
温度替代指标
汉江上游沉积记录的北宋时期古洪水事件文献考证
沉积记录
北宋时期
古洪水事件
文献考证
汉江上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赣北黄茅潭湖泊沉积记录的240年以来古洪水事件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洪水指标 粒度 Zr/Rb 黄茅潭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3-142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8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6/dlkxjz.2017.1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玉连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9 343 11.0 18.0
3 吴霜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6 1.0 2.0
4 刘倩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 14 2.0 3.0
5 曹向明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 7 1.0 2.0
6 赖忠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25 3.0 5.0
7 陈远辉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2)
共引文献  (373)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3)
18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0(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湖泊沉积
洪水指标
粒度
Zr/Rb
黄茅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科学进展
月刊
1007-6301
11-3858/P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94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174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