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岭南'八音班'在早期粤剧音乐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八音班'至少具备两种存在方式,即清音坐唱和以吹打乐为主的器乐演奏,且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互相纠缠,分分合合,若即若离,若仅执其一端,便不易窥其全豹。十年前,在广州市举行的一次非遗项目认定会上,将二者混同为一和认为二者完全无关的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言人人殊。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以'八音'为名的音乐组织和艺术形态,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成果颇丰。
推荐文章
非连续变截面梁振动研究在八音琴中的应用
梁振动
八音琴
调谐
振动应用
湛江民间器乐“安铺八音”艺术特色初探
“安铺八音”
特色
审美
价值
天山北坡八音沟河水情特性分析
八音沟河
气象
水文特性
中国戏曲图案在八音盒装饰中的再设计研究
中国戏曲图案
八音盒装饰
再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岭南“八音班”艺术形态及其源流试探
来源期刊 曲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八音班 布依族 艺术形态 戏曲唱腔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3-505
页数 23页 分类号 J617.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音班
布依族
艺术形态
戏曲唱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曲学
年刊
16开
上海市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
总下载数(次)
8846
总被引数(次)
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