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人类旅游活动对洞穴环境及洞穴生物的影响,本文以湘西州境内洞穴结构相似、复杂度较高,但受旅游活动影响程度不同的堂乐洞和奇梁洞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不同强度的人类旅游活动对溶洞气温、湿度、CO2浓度及洞内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洞中的主要气象因子及生物不仅存在时空异质性,而且对人类旅游活动的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旅游淡期和旺期溶洞中的气温及湿度存在明显差异,旺期空气中CO2的浓度显著升高(P <0.05);长期高强度的旅游活动及灯光照射等人为干扰,使得在奇梁洞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及数量很少,并滋生了灯光植物,而在旅游废弃后,人为活动较弱或消除的堂乐洞内栖居的动物种类及数量较多,且缺乏灯光植物。
推荐文章
贵州大风洞洞穴空气CO2浓度及滴水水化学与洞穴通风的响应
岩溶洞穴
通风效应
虚拟温度差
CO2浓度
滴水水化学
河北临城白云洞洞穴旅游对洞穴CO2 浓度及温度的影响
白云洞
游客量
CO2 浓度
温度
洞体
喀斯特洞穴旅游研究综述
洞穴旅游
喀斯特洞穴
洞穴景观
洞穴环境
洞穴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旅游热点洞穴与废弃洞穴温湿度、CO<sub>2</sub>浓度及洞内生物的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生态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溶洞 气温 相对湿度 CO2含量 洞穴生物 旅游活动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9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G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霄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62 393 10.0 17.0
2 张佑祥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51 225 7.0 13.0
3 吴涛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5 10 2.0 2.0
4 龚小燕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0 9 2.0 2.0
5 黄太福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5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洞
气温
相对湿度
CO2含量
洞穴生物
旅游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生态学
季刊
2324-796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