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揭示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草本植物根系对地埂土壤固结作用的土力学机制,选取库区3种草本地埂植物为研究对象,对3种地埂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及抗拉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3种地埂土壤的抗冲性和抗剪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蓑草、桂牧一号的根系总生物量分别为(79.37±1.26),(97.99±1.66),(71.76±1.96) g/m2,紫花苜蓿根系在0-10 cm土层分布最多,蓑草主要根系分布深度集中在10-20 cm,桂牧一号根系分布在0-3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在30-40 cm土层深度根系含量不到10%.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的平均抗拉力为桂牧一号(7.93 N)>蓑草(6.03 N)>紫花苜蓿(5.40 N),3种地埂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关系,蓑草地埂植物根系的单根抗拉力与根径的相关性最高.3种地埂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表现为蓑草根系(45.91MPa)>紫花苜蓿根系(19.68 MPa)>桂牧一号根系(15.28 MPa).3种不同草本地埂植物根系间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种植物地埂土壤的抗冲性变化为蓑草地埂(85.28 L/ (min·g))>紫花苜蓿(69.47 L/(min·g))>桂牧一号(60.86 L/(min·g)),蓑草地埂土壤的抗冲性与紫花苜蓿和桂牧一号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草本植物地埂土壤的抗剪强度顺序为蓑草地埂(115.49 kPa)>紫花苜蓿(91.73 kPa)>桂牧一号(75.14 kPa).结果表明,蓑草地埂在三峡库区具有较好的固埂防蚀效果,在三峡库区坡耕地固结地埂土壤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峡库区草本植物固结地埂可为三峡库区坡耕地整治提供新思路.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征
三峡库区坡耕地
草本地埂植物
根系分布
根系抗拉特征
根系黏聚力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坡耕地
紫色土
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不同厚度紫色土坡耕地产流机制分析
土层厚度
紫色土
壤中流
优先流
降雨产流关系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吸附态磷可迁移污染负荷空间分布
土壤
模型
坡耕地
吸附态磷负荷
耕作模式
三峡库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草本植物根系固结地埂的土力学机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坡耕地地埂 草本植物根系 固土力学作用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0
页数 分类号 S1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文安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49 990 20.0 30.0
2 严冬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37 318 11.0 16.0
3 周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39 503 13.0 20.0
4 史忠林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19 140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2)
共引文献  (36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库区
坡耕地地埂
草本植物根系
固土力学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