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是一种基于超微电极电化学的原位分析技术,它将一支可以进行三维方向移动的超微盘电极作为工作探针沉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在离基底约几微米的位置进行扫描,通过探针上的电流变化来反映基底的形貌和性质.SECM有多种工作模式且具有电化学响应速度快、时空分辨率高、对样品进行非接触测试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分析中有着重要应用.本文简要介绍SECM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工作模式,并阐述了SECM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原位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其中SECM在正极材料的研究中主要应用于充放电的过程中Li+的嵌入和脱出过程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在负极材料方面主要针对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表面SEI膜的形成过程及性质进行研究.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电极颗粒分布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分析
锂离子电池
多颗粒模型
粒度分布
放电过程模拟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EVOH-SO3Li/PET电纺锂离子电池隔膜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隔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VOH-SO3Li
静电纺丝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镍酸锂
稀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在锂离子电池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锂离子电池 原位分析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特约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51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6.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玮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3 56 4.0 5.0
2 王玉娇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3 冯平源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4 王康丽 强磁场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 2 1.0 1.0
5 程时杰 强磁场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锂离子电池
原位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