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矩形分布荷载模式的隔震悬臂铁木辛柯梁模型推导了隔震结构有害层间位移角及名义层间位移角的计算公式;通过某高层隔震剪力墙结构算例对其有害层间位移和无害层间侧移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名义层间位移角和有害层间位移角对隔震结构进行优化控制设计,对比了两种设计方案的用钢量指标并通过大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两种设计方案上部结构的塑性损伤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隔震剪力墙结构的最大名义层间位移和最大有害层间位移并不是出现在同一个楼层;以有害层间位移角作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案比原结构方案更具有经济性;罕遇地震作用下,整个上部结构的损伤分布较为均匀,这对于隔震结构的安全性是非常有利的.
推荐文章
基础隔震体系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上的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
框架剪力墙结构
隔震体系
耗能减震
中震下基于位移的RC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失效相关性研究
体系可靠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
失效相关性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位移延性设计方法
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
剪力墙
位移延性
层间弹塑性位移角
浅谈剪力墙布置原则 ——以某H形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
剪力墙
周期比
位移比
层间位移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隔震剪力墙结构的有害层间位移角研究
来源期刊 华南地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隔震结构 有害层间位移角 优化控制设计 动力非线性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减灾防震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352.1
字数 3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12/j.hndz.2017.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平 广州大学教育部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180 996 18.0 25.0
2 金建敏 广州大学教育部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34 328 8.0 18.0
3 滕晓飞 广州大学教育部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8 4 1.0 2.0
4 周林丽 广州大学教育部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3 3 1.0 1.0
5 李艳敏 广州大学教育部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隔震结构
有害层间位移角
优化控制设计
动力非线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震
季刊
1001-8662
44-1266/P
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3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