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13例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黏液腺癌患者设为黏液腺癌组,281例非黏液腺癌患者设为非黏液腺癌组.放疗照射范围包括直肠原发病灶及盆腔内淋巴引流区域,上界于第5腰椎下缘.两侧超出真骨盆缘1.5 cm,下界达肛缘.化疗采用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或氟尿嘧啶类联用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末次放疗结束6~8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操作规范进行.术后化疗均采用与术前相同的化疗方案,化疗共维持6个月.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比较[ypTNM分期、T降期、N降期、病理完全缓解、直肠癌消退分级(RCRG)].(2)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远期疗效比较.采用电话、信件、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3年每半年随访1次,术后第4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血CEA和CA19-9检查、胸部X线、肝脏B超及肠镜等检查.复查结果异常时进一步行肺部CT、腹部MRI及骨ECT检查,必要时行PET/CT检查.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转移证据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30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M(范围)表示.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1)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比较:黏液腺癌组与非黏液腺癌组ypTNM 0、Ⅰ、Ⅱ、Ⅲ期患者例数分别为2、5、12、13例和56、65、77、8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5,P<0.05);黏液腺癌组与非黏液腺癌组T降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0例和135例,N降期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198例,病理完全缓解患者例数分别为2例和56例,RCRG1、2、3级患者数分别为11、16、5例和145、96、40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258,1.661,3.561,Z=2.629,P>0.05).(2)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远期疗效比较:25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6~90个月).54例患者死亡,72例患者复发转移.黏液腺癌组与非黏液腺癌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3%和84.4%,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8%和78.0%,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99,0.359,P>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能使直肠黏液腺癌患者受益,并可获得与非黏液腺癌患者相当的总体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