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骨-骨水泥-假体模型在增加环形凹槽后的生物力学和界面微观变化.方法 使用刀具对骨床进行处理,使之产生两个环形凹槽,建立新型骨-骨水泥-假体模型,将没有环形凹槽的模型作为对照组.将两种模型使用Micro-CT进行检测,计算模型的微观参数.然后将模型使用生物力学测试仪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骨-骨水泥界面接触面积和模型孔隙率,生物力学的测试结果 ,并对模型微观参数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骨-骨水泥界面的接触面积(5470±265)mm2明显大于对照组(5289±299)mm2,但是两组之间的孔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382)%vs.(1.59±0.496)%.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的失效主要发生在骨-骨水泥界面.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抗拉伸(7337±1825)N vs.(5564±1359)N和抗旋转能力(65.70±4.83)N·m vs.(60.60±4.43)N·m明显大于对照组.其次,研究发现模型的抗拉伸和抗旋转能力与骨-骨水泥的接触面积有明显正相关性R2=0.85和R2=0.77,但是与模型的孔隙率成负相关R2=0.57和R2=0.43.有限元分析发现,实验组模型有更小的应力分布现象.结论 通过处理使骨质髓腔内壁产生环形凹槽,导致骨水泥和骨质可以更好地进行交锁,增强骨-骨水泥界面的强度,提高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初始稳定性.
推荐文章
磷酸钙骨水泥承载药物庆大霉素的生物力学实验
磷酸钙骨水泥
庆大霉素
生物力学
骨水泥强化动力髋固定效果的生物力学研究
股骨
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
骨水泥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rhBMP-2增强腱骨界面愈合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交叉韧带
重建
骨形态发生蛋白
腱骨愈合
可动人工颈椎假体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
颈椎
次全切除术
融合
非融合
可动颈椎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骨水泥界面环形凹槽对人工假体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界面 骨水泥 人工假体 生物力学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9-68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314|Q66
字数 55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52X.2017.09.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春林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 9 67 4.0 8.0
2 沈国琪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界面
骨水泥
人工假体
生物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102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82-75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