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连续2a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改良剂(秸秆、有机肥、生物炭、炭基改良剂Ⅰ和炭基改良剂Ⅱ)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土壤水分库容、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水分特征参数与孔隙度和团聚体组成的关系,以期为紫色土区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改良剂(对照)相比,5种炭基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对降水的截存和保贮能力,显著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水分总库容、有效水库容及重力水库容,降低了土壤凋萎点含水量和无效水库容;不同改良剂提升作用大小为改良剂Ⅱ>改良剂Ⅰ>生物炭>有机肥>秸秆>对照.施用改良剂Ⅰ、改良剂Ⅱ、生物炭和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秸秆的效果不显著.施用炭基改良剂降低了<0.25 mm的微团聚体含量,促进了小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其中对粒径>5 mm的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提升幅度最大,比对照提高14.5%~60.7%;5种炭基改良剂都显著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及稳定性指数,以炭基改良剂Ⅰ、炭基改良剂Ⅱ和生物炭的作用效果最大.土壤总库容、重力水库容和有效水库容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以及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小团聚体呈负相关,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与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孔隙度密切相关.因此,施用炭基改良剂通过促进土壤团聚作用,提高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孔隙度,进而增大土壤持水量和土壤有效水库容,是改善紫色土结构和提高紫色土坡耕地保水蓄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推荐文章
使用CTMAB改良剂改良天然膨胀土的试验研究
膨胀土
CTMAB改良剂
试验研究
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入渗试验研究
紫色土
不同土地利用
模拟降雨
降雨入渗
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侵蚀的影响
紫色土区
人工模拟降雨
径流含沙量
稳定侵蚀率
华南典型紫色土水土流失区治理对策及其效益分析
水土流失
紫色土
治理对策
效益分析
五华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炭基改良剂提升紫色土蓄水保墒能力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色土 坡耕地 改良剂 土壤水分库容 孔隙度 团聚体特征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6-302,309
页数 分类号 S15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7.01.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孝均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6 999 20.0 28.0
3 黄兴成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98 5.0 6.0
4 张跃强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4 187 6.0 13.0
6 赵亚南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0 288 8.0 10.0
7 柴冠群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5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9)
共引文献  (735)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2(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色土
坡耕地
改良剂
土壤水分库容
孔隙度
团聚体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