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抗体阳性样本流行病学资料及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带型,以期为开展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5年攀枝花市所属各县(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送检的2 30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WB带型分析.结果 2 30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中,HIV-1阳性2 060份,占89.45%,阴性133份,占5.77%,不确定110份,占4.78%;2 060份HIV-1阳性样本中,以男性为主,占73.01%;以年龄≥50岁较为多见,占28.69%;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77.33%;以已婚有配偶较为多见,占58.88%;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为主,分别占69.17%、22.96%;2 060份HIV-1抗体阳性样本的WB条带中,共1 998份样本出现6条带及以上,占96.99%,以抗env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阳性率最高,占99.40%,其次为抗pol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阳性,占93.79%,抗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阳性率最低,占75.95%;110份不确定样本中,抗env基因编码蛋白、抗pol基因编码蛋白、抗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12%、5.76%、21.82%.结论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消除初筛实验假阳性结果的因素.此外,HIV感染者以男性、已婚有配偶、低学历、高龄较为多见,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行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