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是目前制约其应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并网光伏电站中增加储能系统是提高光伏系统运行稳定性、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不仅可以平滑电力输出波动,减小电网峰谷差,而且能提高电力需求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选取1MW并网太阳能光伏实验电站,基于光伏电站出力研究了电力输出的平滑策略;基于储能系统出力和蓄电池荷电状态制定了分时调度控制策略.同时,讨论了光伏电站中不同接入模式下储能系统的运行特性,研究了电网接纳光伏电力过程中储能系统的控制运行模式及其对电网负荷特性的改善作用,提出了储能系统设计的优选方案.
推荐文章
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接入系统的问题
大规模
光伏并网
电站接人系统
太阳能
光伏并网接入配电网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
光伏并网
配电网
太阳能发电
光伏电站对所接入配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
光伏电站
配电网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光伏电站接入方式对局部电网影响及改进方案的研究
光伏并网
电压越限
潮流计算
方案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伏电站中储能系统接入与运行模式
来源期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储能 接入模式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及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5-135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519|TM615
字数 63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8/j.issn.2095-4239.2017.0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俊强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4 17 3.0 4.0
3 李世民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6 38 3.0 6.0
9 虎学梅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1 3 1.0 1.0
13 何炜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2 4 1.0 2.0
14 芦皓 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36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伏发电
储能
接入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2095-4239
10-1076/TK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1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