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声词关系,在民歌有两个基本走向:一是吟诵化,一是歌唱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前者是赋体产生的依据,后者是词牌与曲牌产生的依据。而由民歌的声词关系切入,探讨赋'不歌而诵'的原生形态,且进一步探讨赋体的形成,则因其声音资料的阙如,至今只能通过传世文献窥其大概。所幸,作者从四川民歌的采风记录中发现不少吟诵体民歌,绾合传世文献,认为赋的原生形态本属民间口头文艺形式,而其口头传播形式正是'不歌而诵'。因此,班固的'不歌而诵谓之赋'既是赋体成立的基础,也是赋学研究的起点。
推荐文章
曹植的赋美学观
曹植
赋美学观
赋言之艳
辞赋小道
家庭赋权概念分析
家庭赋权
概念分析
护理
数智赋能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研究
数智化
全媒体传播体系
数智赋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民歌的赋体因素看诵、赋关系的构建——再析“不歌而诵谓之赋”
来源期刊 中国诗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民歌 赋体因素 不歌而诵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94
页数 28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光治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15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歌
赋体因素
不歌而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诗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安徽省芜湖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